-
高新技术企业,预计6-9月申报;
-
科技型中小企业,预计6-9月申报;
-
创新型中小企业,7月15日前截止申报;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月15日前截止申报;
-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6月5日前截止申报;
注意:各地申报时间会提前,请点击下方图片查看!
1. 高新技术企业
核心条件:
-
成立时间:注册满1年以上。
-
知识产权: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如发明专利、软件著作权等)。
-
评价得分:综合得分>70分
-
研发投入:近三年研发费用占比按营收规模分层(5%、4%、3%),且境内研发占比≥60%。
-
人员结构:研发人员占比≥10%。
-
高新收入: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比≥60%。
-
合规性:无重大安全、质量、环境事故。
政策红利:企业所得税减至15%、研发费用加计扣除100%、优先用地支持等。
2. 创新型中小企业
核心条件:
-
直通车: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
-
专项指标:
-
专业性: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总额占营业收入总额≥55%
-
成长性:近2年营收/净利润年均增长≥10%。
-
创新性:拥有1项发明专利或3项实用新型专利/软著。
-
评价得分:综合得分≥60分(创新能力指标≥20分)
3.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核心条件:
-
前置资格:需通过创新型中小企业认定,成立两年以上。
-
专项指标:
-
新颖化:近2年研发费用占比≥3%,拥有2项以上核心知识产权。
-
特色化:拥有自主品牌或独特技术/工艺。
-
精细化: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产品标准行业领先。
-
专业化:主导产品收入占比≥60%。
-
经营门槛:上年度营收≥1000万元,或近2年新增融资≥2000万元。
-
评价得分:综合得分≥70分
4.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核心条件:
-
前置资格:需通过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认定。
-
关键指标:
-
领域要求:属于制造业核心基础零部件、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国家重点领域。
-
创新能力:需满足3项一般性条件(如自建研发机构、拥有2项Ⅰ类知识产权)或1项直通条件(国家级科技奖励或创新创业大赛全国50强)。
-
研发投入:研发费用大于600万。
-
市场地位:主导产品全国细分市场占有率≥10%。
2025年新规:暂不接收营收<5000万元企业申报。
梯度培育体系(初创企业成长路径建议)
四者构成“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小巨人’”的递进路径。
-
专精特新“小巨人”是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进阶版,需先通过专精特新认定。
-
高新技术企业可作为创新型中小企业的“直通车”,直接跳过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
-
创新型中小企业是基础层,是申报专精特新的前置条件;
-
政策协同性:
-
专精特新企业可叠加地方资金补贴、产业链资源倾斜等政策,而“小巨人”可获中央财政专项奖补(最高600万元)。
-
高企的税收优惠(如企业所得税15%)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可为后续申报专精特新提供资金支持;
B.核心能力共通性:四者均强调研发投入(如高企研发占比3%-5%、专精特新3%)、知识产权积累(如高企需8项实用新型专利、专精特新需2项Ⅰ类专利)和创新能力。
维度 | 高新技术企业 | 创新型中小企业 | 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专精特新“小巨人” |
---|---|---|---|---|
定位与目标 | 技术成果转化与税收优惠主体 | 优质中小企业基础层,侧重创新潜力 | 细分市场专业化、精细化发展 | 产业链关键环节领导者,全国市场占有率≥10% |
关键申报条件 | 研发费用占比3%-5%、高新收入≥60% | 满足创新能力、成长性、专业化三类指标 | 特定细分市场2年以上、研发占比≥3% | 研发占比3%-6%、细分市场占有率≥10% |
政策支持重点 | 企业所得税15%、研发加计扣除 | 地方资金补贴、优先纳入培育库 | 省级资金奖励、融资增信 | 中央财政奖补、国家级项目优先 |
申报门槛递增性 | 独立申报,无前置资质要求 | 需通过科技型中小企业或高企认定 | 必须为创新型中小企业 | 必须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
典型适用企业 | 技术密集型企业(如IT、生物医药) | 初创期/成长期创新型企业 | 细分领域“隐形冠军”(如零部件供应商) | 制造业核心领域龙头(如芯片、新材料) |
咨询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