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提交后
最让人心头一紧的莫过于
收到专利局下发的《补正通知书》
第一次补正,第二次补正,第三次补正
怎么没完没了,究竟要怎么改?
别慌!补正是专利申请中的常见环节,90%以上的申请都会经历至少一次补正。只要操作规范,完全能化险为夷。今天就来拆解专利补正的“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助你轻松过关!
PART.1
什么是专利补正?
专利补正是专利申请审查过程中,申请人根据专利局要求,对申请文件中的格式缺陷或内容瑕疵进行修正的法定程序。它并非否定你的技术价值,而是确保文件符合《专利法》及《审查指南》的硬性要求。
▍补正的两大类型
1.主动补正:申请人自查发现缺陷后主动修改(如提交后发现说明书错别字);
2.被动补正:审查员在初审阶段发现问题,通过《补正通知书》要求限期修正(占绝大多数)。
▍常见补正原因
1.形式问题:请求书填写不规范、附图模糊、缺签名/公章;
2.内容瑕疵:说明书描述矛盾、权利要求书逻辑不清、技术特征遗漏;
3.程序疏漏:未缴足费用、委托书未提交、优先权声明错误。
PART.2
为什么必须重视补正?忽视=放弃申请!
补正并非“可选项”,而是决定专利申请存续的关键步骤:
1.法定强制性:根据《专利法实施细则》第44条,未按期补正将导致申请被视为撤回(即自动失效);如果通过代理机构申请,我们会第一时间接收到补正通知书,及时答复,争取早日授权,专利申请咨询凯东知识产权18925013972.
2.保护范围受限:权利要求书描述不清可能大幅缩小专利保护范围,影响维权效果;
3.审查周期延长:每次补正平均延长30天审查期,反复补正甚至导致申请被驳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