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企申报成功案例】
凯东本次直播针对高企办法修订,给大家准备了“2026年高企认定及复审规划方案”、“2026年高企资质维护要点大纲”两份资料,企业可联系顾问18925013972进直播群观看并领取。
2025年第一批高企网评已结束,有的企业研发成果亮眼却落榜,有的企业财务数据一般却通关,可以看出企业的“过与不过”,差的往往不是实力本身,而是对申报规则的精准把握和关键细节的精准突破。
作为每年辅导超百余家高新的老牌机构,凯东今年第一批交出了"辅导企业百分百过审"的答卷。小编从辅导申报的企业中挑两个典型案例来进行分享,从“2024分数未达标落榜”、“财务0分没希望”到顺利通过今年网评,我们项目团队从中“辅导”了什么?
案例1
——广州某安全科技有限公司
该企业在2024年申报高新时因分数不足评审未通过。
企业类型:该公司成立于2010年,属于信息技术软件开发中小型企业,是一家专注于构建物联网设备安全基线的新兴企业。
存在问题:企业虽有技术积累,但由于前期研发项目归集较乱,导致成果转化能力较为薄弱,且在组织管理水平方面的能力有所欠缺,因此在2024年的高企认定中遗憾不通过。
24年评审得分如下:
知识产权得分:21.33分
技术创新组织管理水平得分:14.66分
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得分:19.67分
成长指标得分:9.75分
创新能力评价总分:65.41分(未达到71分以上)
该企业情况不符合高企认定条件。
2025年重新申报时,凯东项目团队做了如下辅导:
1、对研发活动进行改进,加强研发项目的过程管理,按“立项-实施-结项”全流程规范文档,并要求企业严格按照研发项目进展完善对研发立项报告和结项报告的内容描述,把零散的技术日志、测试报告串联成可证明的研发链;
2、让企业注意研发成果的整合,在研发过程中形成并保留完善的技术文档,对研发技术进行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相关系统软件的测试与技术查新,并将软件测试报告、技术查新报告与成果转化一一对应,让转化能力从模糊分变成可视化分;
3、通过贴合企业实际情况,完善企业制度的改版并且加强企业对制度的具体实施情况,留存会议记录、培训签到表、执行检查表等痕迹,让组织管理水平从纸上制度变成落地证据,以此来提高组织管理水平能力。
在凯东项目团队的严格要求与提前布局下,最终该公司顺利通过2025年第一批网评。
案例2
——广州某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该企业在2025年要进行复审,复审之前自评高企四个板块分数如下:
财务板块:0分;
知识产权板块(授权12项发明):24-26分;
成果转化板块:25-27分;
制度板块(有产学研):15-17分;
综合评分:64-70分,面临不通过的风险
企业类型:该公司成立于2009年,以汽车智造自动化设备为核心,集研发设计、制造安装为一体,为汽车工序提供柔性智能生产线集成、线边智能物流等装备,是典型的技术扎实型制造业企业。
存在问题:由于企业近三年销售收入下降,导致财务板块得分为0,若其他板块不拿足分数,很大概率会不通过。
凯东项目团队充分挖掘企业的优势,把三大板块得分拉满:
1、知识产权板块:专利按主营业务贴合度+技术前沿性排序,结合高品技术指标,在知识产权说明中补充突破行业精度瓶颈、效率提升具体数据,并关联应用场景。
2、成果转化板块:企业虽有多项研发成果,但原申报材料仅列出转化成果名称,缺乏从研发到落地的完整证据链,凯东项目团队协助客户对每一个成果转化都进行了成果转化说明的梳理,并且说明这个成果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即来自哪个研发活动,经过哪些阶段,最后投入到哪个具体项目,跟研发立项版块对应的地方形成完美的闭环。佐证材料确保有6项以上:如合同、发票、专利、测试报告、CAD图纸、式样书等,还有一些相关的查新报告、科技成果鉴定等资料的补充,确保成果的新颖性、材料的多样性。
3、组织管理水平板块:我们项目团队结合其创新平台及产学研优势,将研究开发管理制度糅合到企业的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并且注意资料留痕,展现企业特色化材料。
在凯东项目团队的“抢分”策略下,最终该公司顺利通过2025年第一批网评。
总结:
从上面两个案例可以看出,高企认定的核心是企业自身实力,但专业辅导能让“实力”更“显性”,通过前期规划补短板,申报时精准举证,让每一分努力都被评审看见。
分数不足别灰心,找对方法、配合专业团队,你的技术积累、创新成果也能在高企认定中兑现价值。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分数不足”、“不通过”或许缺的只是一次专业的精准辅导。

18925013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