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在申报“专精特新”时,如何将其核心技术或产品与“工业六基”进行匹配?

当前位置:首页>>新闻资讯>>企业在申报“专精特新”时,如何将其核心技术或产品与“工业六基”进行匹配?

企业在申报“专精特新”时,如何将其核心技术或产品与“工业六基”进行匹配?

来源: 广州凯东    发布日期: 2025-11-18
 
 
先看工业六基是什么?
核心基础零部件:高端轴承、精密减速器、航空发动机叶片等机械装备关键组件
核心基础元器件:芯片、传感器、高可靠性电子元件等电子系统核心组件
关键软件:工业操作系统、嵌入式软件、CAD/CAM/CAE 等工业设计与控制软件
先进基础工艺:精密加工、增材制造 (3D 打印)、特种表面处理等先进制造技术
关键基础材料:高性能合金、特种陶瓷、半导体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等

产业技术基础:标准体系、计量校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产业信息服务等 



那么,你的
产品核心技术属于六大领域中的哪一类?
是否为基础支撑技术?
在下游产业链中是否不可替代?
是否解决 “卡脖子” 问题?
是否提升相关产业技术水平与自主可控能力?
是否有 “补短板、锻长板” 作用?
与国内外同类产品相比,性能、精度、可靠性等指标是否领先?......

参考《工业 “六基” 发展目录》《制造强国战略十大重点产业领域》等权威指南,选择最匹配领域的策略


若产品跨多个领域,优先选择技术最核心、优势最明显、政策支持力度最大的领域。不懂判断?

找凯东分析


各领域匹配要点详解

1. 核心基础零部件

  • 定义:构成设备或系统的核心机械 / 机电组件,直接影响整机性能与可靠性

  • 典型产品


    • 高端轴承(精密机床、航空发动机)

    • 精密减速器(机器人关节)

    • 液压 / 气动元件(高端装备执行机构)

    • 高端密封件(核电、深海装备)

  • 匹配关键:突出材料创新、制造精度、可靠性提升,强调在高端装备中的关键作用与国产化替代贡献

2. 核心基础元器件

  • 定义:电子电路系统中的关键电子组件,决定设备功能与性能

  • 典型产品


    • 芯片(车规级 MCU、AI 加速芯片)

    • 传感器(高精度 MEMS、光纤传感器)

    • 新型显示器件(Micro LED)

    • 先进储能器件(固态电池核心材料)

  • 匹配关键:强调技术先进性、性能参数优势(如功耗降低 30%、集成度提升 50%),以及对产业链安全的保障作用

3. 关键软件

  • 定义:工业领域专用软件,是智能制造与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支撑

  • 典型产品


    • 工业操作系统(嵌入式实时系统)

    • CAD/CAE/CAM

    • 工业控制软件(DCS、PLC 系统)

    • 工业大数据平台(设备预测性维护系统)

  • 匹配关键:重点呈现算法独特性、自主可控程度、行业应用案例(如在某汽车厂部署后效率提升 40%),以及对国产工业软件生态的贡献

4. 先进基础工艺

  • 定义:显著提升制造效率、精度或降低成本的先进加工方法与技术

  • 典型产品


    • 微纳加工(芯片光刻工艺)

    • 增材制造(航空发动机复杂构件)

    • 特种焊接(高温合金连接)

    • 表面处理(提高耐磨性、耐腐蚀性)

  • 匹配关键:量化工艺改进效果(如加工效率提升 50%、废品率降低 40%),强调技术创新性与对高端制造的支撑作用,提供工艺参数对比与第三方验证报告

5. 关键基础材料

  • 定义:具有特殊性能(高温、高强、导电、生物相容性等)的基础原材料

  • 典型产品


    • 高性能合金(钛合金、高温合金)

    • 先进半导体材料(碳化硅、氮化镓)

    • 特种功能材料(永磁材料、超导材料)

    • 高性能高分子材料(特种工程塑料)

  • 匹配关键:证明材料性能突破(如耐热温度提升 200℃),提供第三方检测报告(符合 ASTM/ISO 国际标准),强调进口替代与产业链安全贡献

6. 产业技术基础

  • 定义:支撑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与服务体系,是产业升级的重要基础设施

  • 典型产品


    • 标准体系(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如智能制造数据接口)

    • 计量校准(高精度测量技术服务)

    • 检验检测(高端装备无损检测)

    • 认证认可(工业产品可靠性认证)

    • 产业信息服务(工业数据库、行业云平台)

  • 匹配关键:突出权威性与公信力公共服务能力,以及对产业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凯东知识产权
18925013972